Mick

Mick

日本东京,2024 年 10 月 9 日 —— 本田汽车公司今天举办了 “2024 年本田 0 技术会议”,并介绍了一些将应用于本田 0 系列的下一代技术,本田 0 系列是本田计划从 2026 年开始在全球市场推出的全新电动汽车系列。

本田 0 系列的开发采用了本田从 “零” 开始的新思路,并采用了电动汽车开发的新方法 ——“薄、轻、智”。通过这种开发方法,本田将通过其电动汽车提供五大核心价值。

1)引起人们共鸣的艺术设计

2)确保安全和安心的自动驾驶 / 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DAS)

3)物联网(IoT)和互联技术让电动汽车成为人们的 “空间”,赋予电动汽车新的价值

4)与车辆融为一体的驾驶乐趣

5)出色的电能效率表现

今年 1 月在美国内华达州拉斯维加斯举办的 CES 2024 上,本田发布了本田 0 系的两款概念车 ——Saloon 和 Space-Hub。本田还宣布计划在 2026 年推出 Saloon 的量产车型。这款量产车型将接近 Saloon 概念车,定位为本田 0 系的旗舰车型。此外,本田还宣布计划在 2030 年前在全球推出共计 7 款本田 0 系车型,包括小型、中型和大型车型。

本田计划在 2025 年 1 月举办的 CES 2025 上发布全新本田 0 系车型,该款新车型将是本田 0 技术会议期间推出的技术和电气化概念以产品形式体现的车型。

首席执行官兼董事会主席 Toshihiro Mibe 的主题演讲
首席执行官兼董事会主席 Toshihiro Mibe 的主题演讲
<Honda 0 Tech Meeting 上推出的新一代技术>
轻薄
本田将通过 “薄型” 开发方式,在电动汽车时代继续重视并实现 M/M(人最大,机器最小)理念,致力于通过低车高、短悬垂的原创造型设计,为人们提供舒适的 “空间” 等电动汽车新价值。

通过 “Light” 开发方式,Honda 将努力实现 Honda 独有的运动驾驶体验和世界顶级的电能效率性能,这也是 Honda 一直致力于造车的目标。

新开发的专用电动汽车平台
本田采用 2.0GPa 级热冲压材料(超高强度钢板),开发了新的 EV 平台,实现了薄型化、低高度化,兼顾了乘员的安全和安心。此外,结合采用薄型电池组和新开发的小型 e-Axle,本田独创的低地板技术通过将重型部件放置在车辆的低位和中央位置,实现了低重心和低惯性。这可以稳定车辆行为并实现运动驾驶。

新开发的专用电动汽车平台
新开发的紧凑型 e-Axle
本田在混合动力汽车 (HEV) 开发过程中积累的电机和逆变器技术将应用于电动汽车,以实现紧凑而高效的 e-Axle。逆变器尺寸缩小了约 40% *1,这使得实现水平布局成为可能,即将逆变器与电机并排放置,这在过去是很难实现的。有了这款紧凑型 e-Axle,将同时实现低高度造型和最大化座舱空间。

新开发的紧凑型 e-Axle
薄型电池组
通过采用 Megacasting 和 3D 搅拌摩擦焊接 (FSW) 技术, IPU(电池)外壳将变薄约 6% *1。此外,通过采用旨在分散碰撞冲击的车身结构,保护电池所需的额外空间将减少,从而为安装电池提供更大的空间。借助这些技术,将以最高效率安装更轻更薄的电池组,有助于延长本田 0 系列车型的续航里程。

此外,本田还利用 500 万辆本田汽车(主要是混合动力汽车)的驾驶数据,应用电池退化诊断和预测技术,努力将电池容量(续航里程)的下降限制在使用 10 年后不超过 10%。

薄型电池组
主动空气动力系统
本田开发了主动式空气动力学系统,该系统会根据车速等因素自动启动前空气导流板。前空气导流板安装在地板下,可降低所有车身类型的空气阻力,包括车身高度较高或造型易受空气阻力影响的 SUV 等车型。该系统除了可在不影响日常可用性的情况下降低驾驶能耗外,还可使车辆发挥高下压力性能,并有助于提高车辆的直线稳定性。

全新车身刚度管理,实现高行驶稳定性和轻量化
采用新的转向稳定性指数,可实现动感十足且令人振奋的驾驶体验,该指数可在转弯时弯曲车身以控制每个轮胎的负载。与最初的本田电动车相比,简化的车身结构还有助于整体车辆重量减轻约 100 公斤(220 磅)。

全新车身刚度管理,实现高行驶稳定性和轻量化
实现 “薄” 和 “轻” 的生产技术
智能动力单元(IPU)壳体生产技术的进步
IPU(电池)外壳生产线将采用 6,000 吨级巨型铸造机(高压高精度铸造),从而将零件数量从 60 多个大幅减少到 5 个。此外,通过将每个 EV 车型尺寸不同的专用 IPU 外壳零件与使用 FSW 技术的通用零件连接起来,可以高效生产各种 IPU 外壳。这将提高整体生产效率并限制所需的资本投资。本田将继续推进这些生产技术,包括将来将其应用扩展到大型铝铸件车身框架零件。

实现车身轻量化的技术进步
通过采用世界首创2 CDC 连接技术3,可扩大轻量化、高强度材料的使用范围,通过减轻车身框架重量,提高电气效率性能,同时提升被动安全性能。

电池组装配线生产方法的进步
电池组装配线将采用新开发的电池生产系统,以实现高生产效率和灵活性。本田柔性电池生产系统通过 AGV(自动导引车)连接多个电池,并可灵活组合生产流程,可灵活调整以适应生产模式的变化和生产量的波动。

明智的
本田将运用迄今为止积累的知识,进一步推进智能技术,打造原创的软件定义汽车(SDV),使汽车本身更加智能。具体来说,本田将开发原创的车辆操作系统,并随着网联技术的发展,通过应用针对每个客户优化的智能技术,努力为客户提供新的出行体验。

即使在客户购买车辆之后,本田也会通过 OTA(空中下载)更新不断添加 / 升级​​车辆功能,并将车辆升级为本田独有的更具吸引力的产品。

明智的
Honda 将以 “Wise” 开发方式推进的四大重点项目
●AD/ADAS(自动驾驶 / 高级驾驶辅助系统)
本田正在开发其 AD/ADAS,旨在通过支持安全、无缝的出行方式提供 “让人们想更自发地外出的体验”,让人们不仅在驾驶时,而且在从家到目的地的整个途中都能安心享受。

自动驾驶 / 高级驾驶辅助系统
2021 年,本田将 3 级自动驾驶设备投入实际使用,推出了配备 Honda SENSING Elite 的全新 Legend,该车符合 3 级自动驾驶(免视)的要求,即在有限区域内进行有条件驾驶自动化。本田 0 系车型将采用利用 3 级技术的 AD/ADAS 技术,为更多客户提供更实惠的自动驾驶汽车。此外,本田 0 系车型将配备一个系统,该系统可以扩大驾驶辅助和 3 级自动驾驶(免视)的驾驶条件范围。这一扩展将从高速公路交通拥堵时可用的免视技术开始,然后将通过功能的 OTA 更新继续进行。本田正在进一步推进其 AD/ADAS 技术,例如基于 LiDAR 的高精度和高可靠性传感、对所有周围环境的高清摄像头传感以及安装与本田原创 AI 和传感器融合兼容的高性能 ECU。

此外,本田独创的 AI 技术将美国 Helm.ai 的无监督学习 * 4 技术与经验丰富的驾驶员的行为模型相结合,使 AI 能够以较少的数据量进行学习,并提供高度准确的驾驶辅助。这将使系统即使在驾驶员 / 车辆不熟悉的道路上行驶时也能准确预测风险并顺利规避风险,从而使本田能够迅速扩大自动驾驶和驾驶辅助的范围。

通过推进这项技术,本田将努力成为全球第一家将移开视线功能的应用范围拓展至所有驾驶情形的公司,并提供更安全的 AD/ADAS,让客户更加安心。

自动驾驶 / 高级驾驶辅助系统
●驾驶的乐趣
在推进自动驾驶技术以实现更高安全性和安心性的同时,本田也在推进其原创的车辆动态综合控制技术,该技术无缝连接各种控制技术。借助此技术,本田正努力提供下一代电动汽车独有的 “驾驶乐趣”,这将实现一种运动和令人振奋的感觉,这种感觉来自于驾驶员身心与车辆的融为一体的感觉。通过采用线控转向系统,将对方向盘、悬架和制动器等所有线控设备应用综合控制,使驾驶员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操控。

此外,通过应用 Honda 通过开发独创的机器人技术积累的基于 3D 陀螺仪传感器的高精度姿态估计和稳定控制,车辆行为将在不稳定之前得到稳定,从而实现平稳转弯。加速时,电动机和制动系统将协同工作,及时准确地控制轮胎抓地力,确保在各种路面上都能稳定、舒适地加速。

驾驶的乐趣
●能源管理
本田 0 系列车型将原本为 HEV 开发的电池管理技术与新开发的包括电池热管理在内的热管理技术相结合,提供舒适的座舱空间和高度实用的续航里程,以适应客户的用车方式。具体来说,通过提高动力装置的效率,在 EPA 模式下的续航里程将达到 300 英里级别。

此外,为了应对冬季天气,当担心使用加热器等设备会导致续航里程下降时,车辆将使用以人为本的温度敏感度指数,实现舒适性和节能并存。通过使用辐射加热器(通过辐射热加热车厢空间)和热泵的高效运行,将供暖设备的功耗降低约 13% *1 ,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能耗。

能源管理
●数字用户体验(UX)
本田致力于通过智能和数字技术,提供全新、激动人心的电动汽车出行体验,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用户压力,最大限度地提高驾驶和车内乐趣。为了为客户提供无压力的车内体验,本田将彻底简化车载信息娱乐 (IVI) 系统的操作,并不断改进针对每位客户个性化的语音助手支持。此外,通过基于图像识别增强对情况的理解以及利用本田独创的行为预测算法,车辆将能够理解用户的情况和意图,并主动为每位客户提供优化的建议和支持。

在驾驶和车内享受方面,本田将领先于时代地运用快速发展的 IT 技术,提供广泛的内容,不仅包括 1)使电动汽车作为移动 “空间” 更加有趣的娱乐服务,还包括 2)为喜欢驾驶的用户提供更多乐趣的内容,以及 3)利用 XR(扩展现实)技术 * 5 将车内人员与车外人员联系起来的 “虚拟拼车体验” 。

通过这些数字化 UX 技术,本田将为其下一代电动汽车创造 “驾驶、使用和连接的乐趣”。

加载中...
此文章数据所有权由区块链加密技术和智能合约保障仅归创作者所有。